編注:本文是「少數派 2019 年度征文活動」的入圍文章,本篇征文的投稿賽道為:。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少數派對標題和排版略作調整。
對快樂的數碼科技男來說,身體最好的棲息地是五尺見方的小床,而有趣靈魂的棲息地只能安放在桌面。上大學后嘗試整理收納數碼物件和搭建桌面,攝影教會我做減法的意義。從一個有限空間塞得滿滿當當的獲得感,到刪繁就簡的秩序感,我漸悟到適合自己的一套整理美學。也許大家會在多年后翻看自己十年來的容貌變化,而我更關注的是逐年來心境的變化。以前是內心想獲得太多,現在只想要適合自己的就好。
一直在想辦法收納攝影器材,拿取方便還擺放有序。在市面上一直找不到容量夠用又可隨意 DIY 組裝的收納架。無意間看到了給路由器和交換機散熱的網絡機柜激發了改造靈感。
改造的數碼收納柜
自己網購動手安裝了這臺機柜的散熱風扇,能智能監測箱體并自動控溫 ,把散熱單元的電源線接到智能插座上配對,除了散熱單元自檢控溫外,我還能遠程操控散熱風扇避免長時間超負荷運轉。
我費很大勁才想方設法把 5 米的飛利浦燈帶穿插進網絡機柜里面,飛利浦透明燈帶和機柜搭配毫無違和感。使用手機也能控制燈帶的色溫和亮度。